鲁迅先生逝世88年祭 -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
真话不假说,假话真不说
今天,10月19日,是鲁迅先生逝世88周年忌日。
谨以此文作一瓣心香,以祭奠大先生在天之灵……
1936年10月19日晨5时25分,鲁迅先生在上海大陆新邨9号(现虹口区山阴路132弄9号)寓所溘然长逝……
大先生遗容
2011年10月28日,我曾专程到上海,在拜谒鲁迅墓、参观鲁迅纪念馆后,又瞻仰了鲁迅先生故居。
这是我第二次到上海专程拜谒鲁迅墓和参观纪念馆,距上一次拜谒的1981年冬,已经整整隔了30年。
拜谒大先生墓
鲁迅是民族的,也是世界的,他的著作被译成几十种语言,他的读者遍布全世界。
被译成各种语言的鲁迅作品
参观大陆新邨鲁迅故居却是第一次。
1933年4月至大先生去世,他的最后3年半人生,就是在这里与景宋女士和爱子海婴共同度过的。
因为故居空间较小,所以限制参观人数,需要购票后分批次入内参观。
每批次不超过10人,间隔20分钟放一批入内。
室内陈设品基本是原物,为保护文物,不允许在里面拍摄。
里面不能拍,只能拍外面
我肃立在鲁迅先生逝世的卧室内,思绪翻腾,脑海里涌现出大先生两次葬礼的一些片断:
鲁迅的去世非常突然,此前10天,他还在八仙桥与一批年轻的木刻作者座谈,鲁迅纪念馆根据著名摄影家沙飞拍摄的照片,复制了这一场景。
据沙飞照片复原的场景
鲁迅去世后不久,住在附近的日本友人奥田杏花先生匆匆赶来,从体温犹存的大先生遗容上拓制了一帧石膏脸模,上面还沾粘着大先生的22根毛发。
如今这帧石膏脸模已成为国家一级文物,珍藏在鲁迅纪念馆。
石膏脸模已成国家一级文物
大先生的肺部x光片
导致大先生逝世的主因是他长期吸烟、引起气管炎,发展成肺气肿压迫心脏,最终恶化为肺源性心脏病。
这病如在今日并不致命,但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和恶劣的政治环境,令一位有世界影响力的大文学家英年早逝,享年仅55岁……
大先生逝世的噩耗传出后,惊动了上海各界人士。
他的遗体很快被转移到万国殡仪馆,并在那里布置灵堂,接受各界人士吊唁。
宋庆龄、蔡元培、马相伯、史沫特莱等13名中外著名人士组成鲁迅先生治丧委员会。
当时浙江省党部对“堕落文人周树人”的通缉令尚未撤消,为了确保鲁迅先生葬仪顺利进行,丧事所有环节皆由宋庆龄先生领衔主持。
入殓时,大先生穿着他生前喜爱的咖啡色旧绸袍,安卧在宋庆龄赠送的西式深红色楠木棺内。
灵柩上覆盖着一面绣有“民族魂”三个大字的白绸旗子,“民族魂”三字由沈钧儒先生手书,以表达社会各界对鲁迅这位伟大启蒙者和先驱者的崇高敬意。
沈钧儒手书民族魂
出殡时,萧军,黎烈文,吴朗西,周文,靳以,姚克,黄源,张天翼,胡风,曹白,巴金,鹿地亘,孟十还,陈白尘,萧乾,聂绀弩和欧阳山等16位著名人士为他抬棺扶灵。
16位名人为大先生扶灵
宋庆龄与许广平扶灵
鲁迅的遗容由青年画家司徒乔速写,绘在一面大旗上,成千上万的人们赶来送葬,人流逶迤数华里,场面蔚为壮观。
鲁迅纪念馆保存着鲁迅葬仪的一部纪录电影短片,还有许多照片,可让参观者直观地感受到葬仪的隆重和庄严。
参加瞻仰鲁迅遗容和送葬的著名书法家朱漱梅当年才28岁,62年后他曾书“鲁迅先生入殓即景”一诗追记实况:“曾记当年十月中,沪西殡馆揖遗容;绕棺热泪潸潸下,沿路铁蹄得得冲;默默人群驱复合,悠悠魂魄力无穷;先生永活人间世,举世追怀不倒翁。”
百岁书法家九十岁时题写
遵循鲁迅生前遗愿“不得因为丧事,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”,万国公墓中的鲁迅墓只是一座小土堆。
梯形水泥墓碑,高仅71.2厘米,顶宽58厘米,上部镶有高38厘米、宽25厘米的瓷制鲁迅先生像,下部横刻着字体幼稚而工整的“鲁迅先生之墓”六字,这是当时年仅6岁的周海婴所书。
新中国建立后,在鲁迅先生逝世20周年之际,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在上海虹口公园修建了新的鲁迅先生墓,墓碑上“鲁迅先生之墓”六字,由毛泽东手书。
毛泽东题写鲁迅先生之墓
1956年10月14日晨7时50分,茅盾、周扬、许广平、金仲华、巴金、陈虞孙、许钦文、孔罗荪等人到万国公墓起灵,移灵至虹口公园内。
移灵时,巴金和上海市副市长金仲华,将一面缝有黑字的“民族魂”红旗覆盖在鲁迅先生的灵柩上。
这是按照二十年前的那面旗子式样制成,所不同的是将原来的白底换成红底,象征中国革命已经取得胜利。
1961年3月4日,虹口公园鲁迅先生墓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【文/ 七零童,转载自“七零童”微信公众号,红歌会网略有修订】